記者 洪紹齊/台北報導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但國人不重視預防管理,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甚至表示:「疫情傷亡才不過死5萬人,但是每年慢性病死亡6萬人,可見國人不重視慢性病」。與會人士說,署長這次親自出席,真的是很盡心盡力在推動這些預防業務。

國民健康署與台灣高血壓學會攜手多方,共同舉辦「繼往開來 公私齊心護血壓記者會」,展現社區血壓管理推動成果,並推廣「722居家血壓管理模式」,呼籲民眾定期量測、落實健康生活,守護健康。

吳昭軍署長提醒國民要有防治高血壓觀念。(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為能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居家按部就班正確量血壓,做好相關紀錄,就醫回診時,提供醫師參考,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而高血壓患者應牢記「722」量血壓密碼:「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結果,112年國內十大死因中,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名列前茅,為協助民眾盡早發現血壓健康問題、及早介入,國民健康署持續宣導18歲以上民眾每年在家量1次722血壓值,對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力更高。

吳昭軍署長提醒,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特別感覺,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並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低油、糖、鹽及高纖(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方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