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與紐約 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MoMI)協力主辦臺灣 VR 特展《Portals of Solitude: Virtual Experiences from Taiwan》,持續將融合 VR 科技與人文歷史的臺灣原創作品推向國際舞臺,該展精選四部臺灣原創 VR 內容於 MoMI 展出,並舉辦創作者線上座談,邀請主創團隊於臺灣與紐約現場連線進行創作分享,也將舉辦產業論壇,聚焦商務關係拓展與市場開發,協助臺灣業者與全球 VR 產業生態圈連結。

這次特展文策院與紐約博物館 MoMI 聯合策畫,MoMI 坐落於全球最具文化多元性的紐約皇后區,以高度互動、沉浸式的展覽和新媒體節目,成為國際遊客的熱門景點,年度參觀人次達 25 萬人次;有鑑於臺灣 VR 內容已在國際建立聲量,MoMI 策展團隊精選四部具文化獨特性及商業性之臺灣原創 VR 作品,自 4 月 25 日至 7 月 27 日舉行商業售票的展演,票房收益將回歸展覽方與創作者,創造產銷循環。展出作品包含《無法離開的人》、《朵拉2.0》、《病玫瑰》以及《八洞妖》,將臺灣的時代記憶、在地文化和家庭情感化為沉浸式的虛擬實境體驗。
文策院董事長蔡嘉駿表示,臺灣科技產業已經能帶動全球產業發展,這幾年沉浸式內容也逐漸在國際嶄露頭角,透過與 MoMI 等國際展覽場域的合作,期待更多臺灣作品與實力獲得注目,促進實質國際交流合作。
開展首週的「Stories of Solitude: Taiwanese Creators on Directing in VR」創作者線上座談,邀請四位導演陳芯宜、陳怡蓉、唐治中、劉育樹與觀眾分享關於創作的靈感背景以及 VR 科技的應用。四位導演分享,VR 作品與以往傳統的動畫或是電影的鏡頭語言不同,因為它擁有更全面的五官感受、是更接近現實的呈現方式,可以如時光機一般帶領觀眾跨空限制,體驗臺灣多元的歷史和人文。

為協助臺灣 VR 科技業者打造更完善的商業生態與發展藍圖,文策院將於 6 月 6 日於 MOMI 實體舉辦產業論壇,參與者包含文策院、臺灣作品洽商代表及相關業界人士,將針對 VR 產業的製作、發行、銷售以及商務關係拓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臺灣 VR 特展《Portals of Solitude: Virtual Experiences from Taiwan》將在紐約 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 展至 7 月 27 日,文策院也期待將更多臺灣原創 VR 作品推上國際展演空間,展現臺灣融合科技與文化的敘事實力,促進更多交流合作,讓世界看見全方位的創作能量。官方網站:https://movingimage.org/event/portals-of-sol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