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家圖書館主辦的「114年青年學者養成營」第三場次於8月6日在國立新營高級中學始業,活動匯聚來自全臺22所高中的優秀學子,包括來自新竹、苗栗、臺南、屏東等地的青年,共同展開一場學術探索與思辨對話的旅程。活動首日,王涵青館長出席勉勵學員,並特別介紹將於臺南新營落成的「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向學員揭示知識與創新的未來藍圖。青年學者養成營已邁入第11年,今年首次於高級中學舉辦,象徵圖書館與在地教育的嶄新連結。期待未來南館啟用後,能與在地學校攜手打造學術扎根的沃土,成為支持年輕世代思辨、研究與創造的起點。
新營高中楊輝杰校長亦在始業式中表示,圖書館是學習與思考的最佳夥伴,勉勵學員善用圖書館資源,持續拓展視野。楊校長強調,南館的設立將為新營注入豐沛的知識能量,未來新營有望成為臺灣重要的學術與文化聚集地。而青年學者養成營選擇在此舉辦,正是與南館的在地扎根密切呼應,未來更將建立起長遠且深厚的合作關係。
王館長指出,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未來將承載多項國家級功能,包括珍貴文獻的典藏、數位資源保存,以及專業修復實驗室與創新研發中心。館內設置可容納1300萬冊的高層高效書庫及200萬冊容量的自動化儲藏系統(ASRS),總典藏容量達1500萬冊,為臺灣知識資源的重要後盾。
南館亦將打造具備親子共學、青少年研究、兒童探索、創客實驗、國際演講等多功能的開放空間,並設有國家級常設展,如「書的歷史」、「書的誕生」,以及戶外公共藝術與生態庭園,兼具教育、文化與永續理念。其綠建築設計更已獲鑽石級候選認證,展現對環境友善的高度承諾。
為期三天的活動,除延續國圖推廣閱讀與資訊素養的初衷外,也象徵著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與在地學術社群之間的新連結正逐步開展,為臺灣圖書館事業與青年學術養成寫下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