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 移民署基隆市服務站邀請來自桃園的多元文化培訓講師歐彩萍女士,介紹馬來西亞多元文化。
記者 洪紹齊/台北報導
為培養新住民對於不同國家的多元文化素養,促進家庭和樂的氣氛,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基隆市服務站利用暑假尾聲,邀請來自桃園的多元文化培訓講師歐彩萍女士,向來自大陸、越南、印尼、泰國及菲律賓等國家共20位新住民及其子女,介紹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並教導大家體驗手作月亮風箏面具,現場充滿活潑生動與溫馨祥和的氛圍,讓新住民家庭度過一段美好難忘的暑假時光。
彩萍現年53歲,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太平市,學生時代以僑生身分來臺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後返鄉任教數年,之後再度來臺繼續進修深造,於101年7月與先生結婚,婚後長居桃園,現育有1子。彩萍分別於111年及112年參與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社區營造計畫,並曾榮獲內政部移民署第7屆築夢計畫「社會公益服務組」獎項,目前在學校擔任馬來語老師,積極推廣馬來西亞多元文化,平日除了從事教學與文化分享以外,也會與夥伴們一起互相學習、教學相長。
這次活動在服務站會議室舉行,首先彩萍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展示與解說馬來西亞童玩文化(如:陀螺、椰殼踩腳及五粒子等),搭配簡報介紹開齋節、農曆新年及屠妖節等重要節慶,接著帶領新住民家庭成員說簡單的馬來語及教唱馬來歌謠,並分享在馬來西亞從小喝到大的美祿,由小朋友將泡好的美祿端給家長們品嚐,增添互動趣味。為促進親子間的交流,彩萍現場示範融合馬來西亞與桃園客家文化元素的月亮風箏面具,讓大、小朋友在輕柔的馬來音樂下,一步步完成充滿別意的面具。印尼新住民子女陳依華說道:今天活動好好玩!另一位即將上小學六年級的曹景茵小朋友也分享:能夠認識到許多馬來西亞的傳統文化真棒!希望長大後能夠去馬來西亞親身體驗。
基隆市服務站主任毛兆莉表示,謝謝彩萍讓基隆新住民及其子女體驗認識馬來西亞多元文化,並拓展新住民家庭成員的國際視野。同時也提醒新住民與外籍人士(生)不要把自己的銀行帳戶、提款卡、密碼等個人資料借給別人或賣給別人,更不要用自己的名義幫他人開戶,以免受騙上當,期望大家一起共創友善的樂業、安居與安全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