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特遣隊員在深入模故山稜線時意外發現臺灣水青岡族群生長。(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攝影)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烏來工作站組成的八人特遣隊,日前至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執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深山巡查勤務,在深入模故山稜線時意外發現有珍稀的臺灣水青岡(Fagus hayatae)族群分布,這一發現格外珍貴,因為自 1938 年日本學者鈴木時夫於模故山採集標本以來,長達 87 年未再有新的採集紀錄。

    臺灣水青岡又名臺灣山毛櫸,為冰河孑遺植物,是臺灣的特有種,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保護的珍貴稀有植物,主要分布在臺灣北部、東北部海拔1300-2300公尺山區稜線地帶,常見於南北插天山稜線、銅山稜線、北德拉曼內鳥嘴山稜線等處。此次臺灣水青岡的發現位於海拔約1470公尺的模故山稜線一帶,主要分布在稜線及靠近稜線的坡面上,生長狀況良好;更巧合的是,隊員們無意間翻閱一幅已絕版的上河文化2021年出版之《中級山地形圖》,發現該地圖在相同位置標註「山毛櫸」的字樣,顯示早期登山者或許已注意到這片樹林,但未曾進入學術研究的紀錄。此次的正式確認,不僅證實臺灣水青岡仍存穩定族群,更為其分布版圖添上新頁。次深山特遣勤務長達5天,任務艱鉅,除基本巡護外,還進行森林資源系統樣區複查、貴重木調查及受脅動植物監測等工作。特遣隊員各個背負重裝執行工作,沿途必須露宿山林、橫渡溪水、攀升千公尺陡坡、劈荊斬棘尋路,期間甚至受到午後雷陣雨與暴漲溪水的嚴峻挑戰,加上整路多穿梭在充滿懸鉤子、菝契、黃藤及伏牛花等帶刺植物的森林中,使隊員身上滿是傷痕,即便在困難的環境下,依舊完成護衛山林的艱辛工作。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表示,這趟任務雖歷經午後雷雨洗禮與切谷爬稜的險峻地形,全體隊員仍憑藉團隊合作與堅毅不懈的精神,順利完成既定的調查任務。而這次重新發現到的臺灣水青岡,不僅補足其在臺灣的分布資料,更提供未來研究與保育彌足珍貴的基礎資訊,也讓這段艱辛之行更具深遠意義。